【印第安使徒-毕大卫】
#01.一个充满了挣扎,但也满了神属天作为的奇妙人生
作者:巴柝声 | 2021-10-07
毕 大卫(David Brainerd)于1718年4月20日出生在美国康乃狄克州的哈达姆。他在世上短暂行走了29年,真正重生信主的时间只有八年,作为跨文化宣教士的时间则仅有短短四年,随即回归天家。然而,他短暂的一生却对无数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约翰·卫斯理(John Wesley)曾说:“每个人都应该仔细阅读《毕大卫传》” 。知名宣教士 亨利·马丁(Henry Martin)也说,“研读毕大卫的生平,能使自己的灵魂满了对这位杰出属灵人物的圣洁渴慕” 。马丁在深思熟虑与热切祷告之后,也下定决心效法毕大卫,将他视为生命的榜样。
“现代宣教之父” 威廉·克里(William Carey)更是称这本书为“神圣的经典”。还有许多宣教先驱,包括殉道的宣教士 吉姆·艾略特(Jim Elliott),以及非洲宣教先驱 大卫·李文斯顿(David Livingstone),都对毕大卫倍加尊崇,并从他身上汲取了属灵的力量。现代牧师与作家约翰·派博(John Piper)则指出:“我不禁要想,如果当年毕大卫没有被耶鲁大学开除、如果他在当时牧师岗位上服侍神的希望没有被断绝,那么,后来受到毕大卫宣教生涯所启发"现代的宣教运动"是否还会发生呢?”
* 注:《毕大卫传》由美国大觉醒运动的领袖 约拿单·爱德华兹(Jonathan Edwards)所撰写
毕大卫是近60年前,对我带来极大影响的属灵伟人之一。
当我开始认真对待神在我生命中的工作之时,毕大卫的生命对我构成了挑战。我不知道在读了上述对毕大卫简要介绍的人中,有多少人曾听说过他的名字。接下来,我想用几个星期的时间来分享他的短暂人生,一个充满了挣扎,但也满了神属天作为的奇妙人生。
在本系列文章中,我将探讨他是如何克服种种障碍。首先,他是如何踏上宣教旅程的;其次,他如何在极大的挑战中持守忠心;最后,我们将思考他那份忠心与属灵影响力的来源何在。
最 好的切入点,或许就是开头引用的 约翰·派博 的那句话:”这位宣教英雄当年究竟是怎么被耶鲁大学开除的?”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,作为剑桥毕业生,这个头衔曾在我事奉神的路上打开不少门。举个例子,当1972年我申请到台湾大学教英语,剑桥大学的教育背景也给我当时带来帮助和便利。然而,对毕大卫来说,上帝的计划却是借着被名校开除、而不是顺利毕业,来成就祂的旨意。在 约翰·派博 看来,这次开除甚至成为了现代宣教运动非常重要的一个根源。
为了将来能在当地从事牧师工作,1739年,21岁的 毕大卫 进入耶鲁大学。不过,在他就学期间,当时校园中出现了一些紧张的气氛。由于乔治·怀特腓(George Whitfield)等复兴派人物的来访,许多学生被神的大能所点燃,但这种热情并没有得到一些教职员工的认同,他们反对属神的运动。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,大学的校董会宣布规定:“若本校学生公开或暗中指称校长、校董或教师为伪君子、属肉体或未重生之人,第一次犯规需在大厅公开认错,第二次犯规将被开除。”
不久之后,就有人听到毕大卫评论某位导师说:“有的恩典还不如一把椅子”,并且他还质疑 “为何校长惩罚学生热爱主,却没有当场倒毙”。于是,毕大卫他立刻被耶鲁大学开除,且无望复学。同时校方通过了一项新法规,规定未来若未在哈佛、耶鲁或欧洲大学接受神学教育者,将不得任职牧师。因此,毕大卫彻底失去了成为地方教会牧师、甚至可能成为基督教学者的机会。这扇门,就此关上。
然而,神为他开启了另一扇门。
毕大卫走上一条全新的服事道路,在 苏格兰基督教知识促进会(SSPCK) 的支持下,决定投身宣教工作,前往北美印第安人当中宣教。 1742年11月,他正式被差派成为宣教士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他被耶鲁大学开除前,他从未考虑过跨文化宣教。换句话说,这场危机关上了原本的门,却打开了神为他预备的命定之路。这不仅祝福了许多印第安人,也造就了后代许许多多为主服事的人。
因此,我们从毕大卫的生命中学到的第一课,就是:有时,那些看似极具毁灭性、令人痛苦的挫折——无论是自己造成的,还是他人所带来的——都可能成为神为我们开启命定的新起点。
"反思:神在你我的生命中做了什么事,在当时视为灾难,但在神的旨意中却是祂带领我进入命定和属天计画的供应大门?"
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?如果有,欢迎于下方评论区留言喔!!
【印第安使徒-毕大卫】
#01.一个充满了挣扎,但也满了神属天作为的奇妙人生
作者:巴柝声 | 2021-10-07
毕 大卫(David Brainerd)于1718年4月20日出生在美国康乃狄克州的哈达姆。他在世上短暂行走了29年,真正重生信主的时间只有八年,作为跨文化宣教士的时间则仅有短短四年,随即回归天家。然而,他短暂的一生却对无数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约翰·卫斯理(John Wesley)曾说:“每个人都应该仔细阅读《毕大卫传》” 。知名宣教士 亨利·马丁(Henry Martin)也说,“研读毕大卫的生平,能使自己的灵魂满了对这位杰出属灵人物的圣洁渴慕” 。马丁在深思熟虑与热切祷告之后,也下定决心效法毕大卫,将他视为生命的榜样。
“现代宣教之父” 威廉·克里(William Carey)更是称这本书为“神圣的经典”。还有许多宣教先驱,包括殉道的宣教士 吉姆·艾略特(Jim Elliott),以及非洲宣教先驱 大卫·李文斯顿(David Livingstone),都对毕大卫倍加尊崇,并从他身上汲取了属灵的力量。现代牧师与作家约翰·派博(John Piper)则指出:“我不禁要想,如果当年毕大卫没有被耶鲁大学开除、如果他在当时牧师岗位上服侍神的希望没有被断绝,那么,后来受到毕大卫宣教生涯所启发"现代的宣教运动"是否还会发生呢?”
* 注:《毕大卫传》由美国大觉醒运动的领袖 约拿单·爱德华兹(Jonathan Edwards)所撰写
毕大卫是近60年前,对我带来极大影响的属灵伟人之一。
当我开始认真对待神在我生命中的工作之时,毕大卫的生命对我构成了挑战。我不知道在读了上述对毕大卫简要介绍的人中,有多少人曾听说过他的名字。接下来,我想用几个星期的时间来分享他的短暂人生,一个充满了挣扎,但也满了神属天作为的奇妙人生。
在本系列文章中,我将探讨他是如何克服种种障碍。首先,他是如何踏上宣教旅程的;其次,他如何在极大的挑战中持守忠心;最后,我们将思考他那份忠心与属灵影响力的来源何在。
最 好的切入点,或许就是开头引用的 约翰·派博 的那句话:”这位宣教英雄当年究竟是怎么被耶鲁大学开除的?” 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,作为剑桥毕业生,这个头衔曾在我事奉神的路上打开不少门。举个例子,当1972年我申请到台湾大学教英语,剑桥大学的教育背景也给我当时带来帮助和便利。然而,对毕大卫来说,上帝的计划却是借着被名校开除、而不是顺利毕业,来成就祂的旨意。在 约翰·派博 看来,这次开除甚至成为了现代宣教运动非常重要的一个根源。
为了将来能在当地从事牧师工作,1739年,21岁的 毕大卫 进入耶鲁大学。不过,在他就学期间,当时校园中出现了一些紧张的气氛。由于乔治·怀特腓(George Whitfield)等复兴派人物的来访,许多学生被神的大能所点燃,但这种热情并没有得到一些教职员工的认同,他们反对属神的运动。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中,大学的校董会宣布规定:“若本校学生公开或暗中指称校长、校董或教师为伪君子、属肉体或未重生之人,第一次犯规需在大厅公开认错,第二次犯规将被开除。”
不久之后,就有人听到毕大卫评论某位导师说:“有的恩典还不如一把椅子”,并且他还质疑 “为何校长惩罚学生热爱主,却没有当场倒毙”。于是,毕大卫他立刻被耶鲁大学开除,且无望复学。同时校方通过了一项新法规,规定未来若未在哈佛、耶鲁或欧洲大学接受神学教育者,将不得任职牧师。因此,毕大卫彻底失去了成为地方教会牧师、甚至可能成为基督教学者的机会。这扇门,就此关上。
然而,神为他开启了另一扇门。
毕大卫走上一条全新的服事道路,在 苏格兰基督教知识促进会(SSPCK) 的支持下,决定投身宣教工作,前往北美印第安人当中宣教。 1742年11月,他正式被差派成为宣教士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他被耶鲁大学开除前,他从未考虑过跨文化宣教。换句话说,这场危机关上了原本的门,却打开了神为他预备的命定之路。这不仅祝福了许多印第安人,也造就了后代许许多多为主服事的人。
因此,我们从毕大卫的生命中学到的第一课,就是:有时,那些看似极具毁灭性、令人痛苦的挫折——无论是自己造成的,还是他人所带来的——都可能成为神为我们开启命定的新起点。
"反思:神在你我的生命中做了什么事,在当时视为灾难,但在神的旨意中却是祂带领我进入命定和属天计画的供应大门?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