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印第安使徒-毕大卫】
#02.没有属灵超人
作者:巴柝声 | 2021-10-03
毕 大卫的生命对许多后来的神仆——无论男女—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,这让我们可能会误以为他是一位具备钢铁般意志的人,是一个对宣教呼召不懈的追求者。你我所面临的各种争战,都不应该会给他带来任何影响。但,这种想法——认为宣教士与我们不同,他们不会面对常人的困难——其实是错误且极具危险性的。这样的想法会导致我们陷入两种非事实、甚至几近欺骗性的误解:
首先,我们会以为: 宣教士不需要我们的祷告支持,他们自己就可以很好地完成使命;
其次,我们会以为: 神绝不会呼召我们成为宣教士,因为我们不像他们那样是“属灵的钢铁人”。
但事实上,就毕大卫而言,情况恰恰相反。他的成功不是因为没有挣扎,而是尽管有挣扎仍然忠心到底。
也许他面对的“巨人”比我们大多数人都要多。约翰·派博 在他的一本小册子中列出了当年毕大卫不断面临的七种挣扎,以下内容我将大量引用派博的文章内容来说明,因为这些总结非常到位:
一、长期严重的健康问题
毕大卫最终死于肺结核,年仅29岁,但实际上,他早在年轻时就因咳血而被迫休学几周。他曾写道自己“咳嗽剧烈,高烧不退,毫无食欲”。临终前的几周,他忍受着极大的身体痛苦。
二、反覆的抑郁情绪
毕大卫与反复出现的抑郁症作斗争:约翰·派博 写道:他“一次又一次被最黑暗的沮丧折磨”。毕大卫宣称,在他信主之后,情况就不一样了,即使他坚信神接纳他、对他生命有计划-----但抑郁依然像重担压在他心上,如影随形。
三、孤独感
毕大卫与孤独感不断争斗: "我没有基督徒同伴,可以在他们面前卸下重担,敞开我灵里上的忧伤。”这种孤独感非常强烈,让他在履行宣教使命的旅程中步履蹒跚----"想到自己要独自深入荒野,我的心几乎要崩溃。"
四、日常生活的极大困难
毕大卫在日常生活中,也常与巨大的艰难困苦作斗争: "我被迫去到十至十五英里外的地方,去买我吃的所有面包。有时在我吃之前,它们就已经发霉变酸了。" 他经常在树林中迷路,在饥寒交迫中孤独前行。
五、对大自然的消极看法
在繁重的宣教工作中,这片“嗥叫的荒野”对他而言不是灵感的来源,而是一个敌人,而不是一个美丽的灵感来源。 。他无法从周围的大自然中得到力量。
六、难以爱所服事的印第安人
尽管心里常有挣扎,毕大卫仍旧竭力去爱被呼召去服事的印第安人:诚然圣灵拜访了他,也给了他 "比以往更多的仁慈柔顺、温柔关爱对待他人",但在很多其他时候,毕大卫仍旧感觉 "对他们的灵魂缺少怜悯和挚爱",因此,他有时甚至对向印第安人传讲福音感到内疚。
尽管有所有这林林总总的挣扎,毕大卫仍旧尽全力持守自己对呼召的忠诚:他曾经说过,"如果神的旨意允许,我决心继续从事在印第安人中的事奉。他拒绝了在东汉普顿一个舒适教会中牧会的邀请,在东汉普顿被提供的更舒适的牧师职位,这似乎比在印第安人中工作的痛苦和艰辛更具备吸引力。
哥 林多后书四章7节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键视角:
"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,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,不是出于我们。 "
《Passion》译本如此诠释:
"我们就像普通的陶罐,里面装着这荣耀的宝贝。以便让人看到这不可估量的能力属于神,而不是属于我们"。
我们有没有看到,神常常使用破碎的人来成就祂的荣耀?毕大卫的生命证明,没有哪座高山或障碍能拦阻一个愿意降服于神、虽破碎却忠心的人被神大大使用。愿他的榜样激励我们为所认识的宣教士迫切祷告,也让我们相信:若神呼召我们去宣教,祂必供应——因祂是耶和华以勒,祂必预备。有祂,就拥有一切。
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?如果有,欢迎于下方评论区留言喔!!
【印第安使徒-毕大卫】
#02.没有属灵超人
作者:巴柝声 | 2021-10-03
毕 大卫的生命对许多后来的神仆——无论男女——产生了极大的影响,这让我们可能会误以为他是一位具备钢铁般意志的人,是一个对宣教呼召不懈的追求者。你我所面临的各种争战,都不应该会给他带来任何影响。但,这种想法——认为宣教士与我们不同,他们不会面对常人的困难——其实是错误且极具危险性的。这样的想法会导致我们陷入两种非事实、甚至几近欺骗性的误解:
首先,我们会以为: 宣教士不需要我们的祷告支持,他们自己就可以很好地完成使命;
其次,我们会以为: 神绝不会呼召我们成为宣教士,因为我们不像他们那样是“属灵的钢铁人”。
但事实上,就毕大卫而言,情况恰恰相反。他的成功不是因为没有挣扎,而是尽管有挣扎仍然忠心到底。
也许他面对的“巨人”比我们大多数人都要多。约翰·派博 在他的一本小册子中列出了当年毕大卫不断面临的七种挣扎,以下内容我将大量引用派博的文章内容来说明,因为这些总结非常到位:
一、长期严重的健康问题
毕大卫最终死于肺结核,年仅29岁,但实际上,他早在年轻时就因咳血而被迫休学几周。他曾写道自己“咳嗽剧烈,高烧不退,毫无食欲”。临终前的几周,他忍受着极大的身体痛苦。
二、反覆的抑郁情绪
毕大卫与反复出现的抑郁症作斗争:约翰·派博 写道:他“一次又一次被最黑暗的沮丧折磨”。毕大卫宣称,在他信主之后,情况就不一样了,即使他坚信神接纳他、对他生命有计划-----但抑郁依然像重担压在他心上,如影随形。
三、孤独感
毕大卫与孤独感不断争斗: "我没有基督徒同伴,可以在他们面前卸下重担,敞开我灵里上的忧伤。”这种孤独感非常强烈,让他在履行宣教使命的旅程中步履蹒跚----"想到自己要独自深入荒野,我的心几乎要崩溃。"
四、日常生活的极大困难
毕大卫在日常生活中,也常与巨大的艰难困苦作斗争: "我被迫去到十至十五英里外的地方,去买我吃的所有面包。有时在我吃之前,它们就已经发霉变酸了。" 他经常在树林中迷路,在饥寒交迫中孤独前行。
五、对大自然的消极看法
在繁重的宣教工作中,这片“嗥叫的荒野”对他而言不是灵感的来源,而是一个敌人,而不是一个美丽的灵感来源。 。他无法从周围的大自然中得到力量。
六、难以爱所服事的印第安人
尽管心里常有挣扎,毕大卫仍旧竭力去爱被呼召去服事的印第安人:诚然圣灵拜访了他,也给了他 "比以往更多的仁慈柔顺、温柔关爱对待他人",但在很多其他时候,毕大卫仍旧感觉 "对他们的灵魂缺少怜悯和挚爱",因此,他有时甚至对向印第安人传讲福音感到内疚。
尽管有所有这林林总总的挣扎,毕大卫仍旧尽全力持守自己对呼召的忠诚:他曾经说过,"如果神的旨意允许,我决心继续从事在印第安人中的事奉。他拒绝了在东汉普顿一个舒适教会中牧会的邀请,在东汉普顿被提供的更舒适的牧师职位,这似乎比在印第安人中工作的痛苦和艰辛更具备吸引力。
哥 林多后书四章7节 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关键视角:
"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,要显明这莫大的能力是出于神,不是出于我们。 "
《Passion》译本如此诠释:
"我们就像普通的陶罐,里面装着这荣耀的宝贝。以便让人看到这不可估量的能力属于神,而不是属于我们"。
我们有没有看到,神常常使用破碎的人来成就祂的荣耀?毕大卫的生命证明,没有哪座高山或障碍能拦阻一个愿意降服于神、虽破碎却忠心的人被神大大使用。愿他的榜样激励我们为所认识的宣教士迫切祷告,也让我们相信:若神呼召我们去宣教,祂必供应——因祂是耶和华以勒,祂必预备。有祂,就拥有一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