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ello world!
Home » 文库Blog » 宣教榜样 » 从杰出宣教士 -使徒保罗- 学到的功课(#6-10)

从杰出宣教士 -使徒保罗- 学到的功课(#6-10)

发布于 2022-03-10
获取最新讯息
 

《Paul #6~10 精彩片段》

在保罗的第一次宣教之旅中,发生什么事?谁会被派遣?

与当地教牧领袖之间的关系为何?

《使徒行传》中,最好与最坏的宣教关系范例

关于马可所引发的宣教士话题为何

 

#6. 保罗的宣教旅程终于开始了!

正如我两周前所描述的,使徒行传十一章19-26节 揭示了教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:巴拿巴没有顾惜自己“主任牧师”的尊贵身份和头衔,毅然在安提阿教会最兴盛,最快速成长之际,放下繁重的教会事务,费尽周折,历经艰辛去寻找保罗,并把他带回到安提阿。但除此之外,在使徒行传接下去的十三章1-4节中,也还包含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时刻-----这个时刻甚至给教会历史带来更翻天覆地的改变。

我们需要再回顾一下当日安提阿教会的背景。安提阿那时已经是一个成功的教会:有大量涌现的新信徒,有教会持续不断的增长,有巴拿巴和保罗等有恩膏的教会领袖的带领。然而在使徒行传十三章1-2节 中,路加刻意描述了一些领袖的小型祷告会,他们在那里 "侍奉主,禁食"。随后,路加紧接着记录了会议中一个非常意外的事件,他们根本没有预先计画。圣灵开始对他们说话,说: "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,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"。路加没有浪费任何语言来描述他们的反应,只是在第3节说:"于是禁食祷告,按手在他们身上,就打发他们走了。" 现在回想起来,这是相当不寻常的。他们祷告禁食,圣灵出乎意料地说话,于是他们又祷告禁食,然后完全按照圣灵所说的去做!这是极为罕见,也是异乎寻常的。

 

透过上述经文,有三个事件需要我们特别留意和思考:

1. 他们为什么会聚集在一起等候主,并且禁食?圣经没有给出具体的原因。也许,这是一个定期的活动。然而我想,或许其中有一个原因,是安提阿的一些领袖觉得他们需要等待主,以便找出主以祂奇妙方式祝福他们的原因所在,找出教会有显著增长和优秀属灵领袖的属灵缘由。是否这也显明他们有某种不安,感觉到如果他们不留出时间来禁食、祷告和敬拜,他们可能会错过一个重大的事件?如果是这样,主今天是否也在对我们说同样的话------"等候我,我会告诉你们我为你们准备的意外计画。" 不论这次会议的原因是什么,它给了圣灵一个机会。当他们在主面前聚集在一起时,圣灵向那个教会的领袖说话。

2.圣灵是如何说话的?十三章1节说:"在安提阿的教会中有几位先知和教师......"。然后路加列出了这些名字,有些是教师,有些是先知。那些有预言恩赐的人都聚集在那里。所以很明显,这些先知中至少有一个人得到了主相关明确的话语。而且他们也接受了这句话。这也给我们今天提出了一个应用原则。圣灵能否在我们今日的聚会中,说 "要为我分派.......去作我召他们所作的工",而不是去作“我们计画他们去作的工”?如果圣灵不能在安提阿教会中说话,分享祂对保罗下一阶段工作的计画,那么保罗是否还会出去,开始他改变历史的宣教旅程?

3. 到此为止,安提阿是一个成功的、快速成长的地方教会。他们有保罗和巴拿巴以及其他人的出色领导。并且在财务上他们也富足(使徒行传11:27-30)。正如我上周所说,这是第一个以外邦人为主体的重要教会,其中也包含犹太人,所以使徒们会有很多工作要做。然而尽管如此,他们还是有能力对教会的领导方向,按照圣灵的引领进行巨大的改变。

 

一九九三年,国际电脑巨头IBM陷入了极大的危机。这个电脑行业的长期领导者当时正处于衰退的第三年。仅这一年,就估计损失了八十亿美金。当路易斯·郭士纳(Lou Gerstner)被任命为IBM首席执行官,他所带领的变革,被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变革之一。一切都改变了。到第二年的年底,郭士纳翻转了IBM公司的整个精神面貌,实现了前所未有的,高达一百一十亿美金的大转机。他用以下的话总结了使他能够完成这一史诗级拯救任务的理念:"成功取决于持续不断地面对各样挑战与内心的忐忑。不是透过回顾使你卓越的那些荣耀往事,而是透过展望使你谦卑,使你行经低谷的诸多可能性,你才能不断地保持谦卑、不断对新事物饥渴,也灵活面对各样挑战。"

安提阿诚然没有像IBM那样经历亏损,然而在他们的成功中,他们可以保持 "谦卑、饥渴和灵活"-----听取圣灵关于跨文化宣教的话语,并将使徒保罗差派出去,开始他的第一次宣教之旅。当安提阿的领导层在主面前服侍,等候寻求使他们 "谦卑 "的各样可能的时候,主对他们说:"派你们的宣教士出去,去作我所吩咐的工作"!这句话对我们有什么意义?这与我们今天的宣教生活,有什么具体的关系?

 

#7. 保罗的第一次宣教之旅。谁会被派遣?

保羅系列#7

在上一周的分享中,我和大家谈及了发生在使徒行传十三章1-3节,改变教会历史的重要事件。因着主在一次教会祷告会中的话语,保罗和巴拿巴“被圣灵差遣,就下到西流基,从那里坐船往居比路去。"(徒13:4)。由此可见,当安提阿教会在敬拜、祷告和禁食中等候主时,圣灵就开始做工,对他们说话,并与他们分享神的旨意:让教会中的两名核心成员派往外邦,传主的福音。教会领袖存着一颗单纯顺服的心,完全按照圣灵的要求,去做了神要他们去做的事,这是何等的美妙!

使徒行传十三章1-3中还隐藏着另一个重要的真理。圣灵在那里并没有告诉安提阿教会,在第一次重要的跨文化宣教之旅中,随便派出他们中的任意两个成员。祂并没有直接给出祂的计画,然后要求安提阿教会随意招募任何两个优秀的、有心奉献的弟兄/姊妹来参与宣教。恰恰相反,圣灵所做的,是直接选择了他们所拥有的,最杰出的两位领袖。祂指名道姓地指示安提阿教会,释放 "保罗和巴拿巴去做祂呼召他们的工作"。请不要忘记,巴拿巴的身份是居住在安提阿的高级使徒,而保罗可谓是教会中炙手可热的新星,可以说,他们二人都是当日教会的巨大财富。请允许我请你发挥一下想像力,想像你是安提阿教会的会友,邀请你的朋友来教会参加礼拜。你可能会对朋友说: “来吧,听听我们教会的保罗和巴拿巴分享关于主耶稣的事。他们是这个全新的,才被兴起的安提阿教会中教导神话语的主要牧者!”如果当日教会有网站,保罗和巴拿巴的名字必定会出现在教会网站上。请原谅我这样直白地点明这点,因为只有这样,你能清楚看到圣灵所做的事。

正是安提阿教会的这两位主要领袖,圣灵要求,让教会派遣他们,去外邦做跨文化宣教的工作。圣灵在这里告诉我们的这个属灵功课是显而易见的。祂诚然希望,我们用最好的工人,付上最多的祷告,奉献最多的财物,来为列国,为那些从未听过福音的人竭尽全力。
有些人可能会说,安提阿是一个新教会,存在时间不长,所以他们迫切需要神的话语的教导。他们在使徒行传十一章19-26节中,看到圣灵的两次大能行动,使多人相信了主耶稣。这些人的确需要在神话语的真理中扎根,生命稳定成长。有谁比保罗和巴拿巴更能实现这一目标呢?当然从人的眼光来看,在这个新兴教会中,在这个时候让这两个人离开教会,别说是一个可能让他们再也回不到安提阿的宣教旅程,就是派遣出去进行短期的宣教旅行,那都貌似是不负责任的做法。

但在使徒行传十三章1-3节引发的第一次宣教旅行之后,使徒行传第十五章所记载的内容,让人了解到为什么这不是不负责任的行为。 "但保罗和巴拿巴仍住在安提阿,和许多别人一同教训人,传主的道。过了些日子,保罗对巴拿巴说: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,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。"(传15:35-36)。从上述经文中我们可以看到,神已经向安提阿供应了其他教师("许多别人")。保罗和巴拿巴在教会中,不是必不可少! 所以保罗说,"让我们去其他城市,那里更需要我们!" 全足全丰的神从来不欠任何人的债。如果我们愿意为宣教工作向神奉献我们教会最好的东西,祂就必定会供应我们的任何缺乏。这是地方教会参与跨文化宣教工作所需要的信心的一部分--不是抓住我们最好的东西不放,而是把它释放出来,相信神会供应任何的缺乏。

我有时会开玩笑说,我们有时很想把那些我们很想摆脱的人交给大使命!我们会把那些制造麻烦的人遣送出去!我们甚至可以给他们一张去远方的单程票,用教会的资金来支付,希望他们不要再回来!当然,我是在开玩笑,但我希望你能理解我的意思。这不是将福音传给一个垂死的世界所需要的。使徒行传十三章1-3节向我们显示了一条永恒的真理:大使命的工作,需要最好的工人,付上最多的祷告,奉献最多的财物,来为列国,为那些从未听过福音的人竭尽全力。

我们今日做得如何?我们是否需要重写使徒行传十三章的故事?

 

#8. 当地教牧领袖和宣教士之间的关系

保羅系列#8

在上一篇分享中,我们看到使徒保罗和巴拿巴开始了他们的第一次宣教之旅。 "他们既被圣灵差遣,就下到西流基,从那里坐船往居比路去。"(徒13:4)。今天我想继续和大家分享另一个话题,那就是,在几乎每个宣教士的生命和服侍中,为了宣教成功而必须与之合作的三个不同层面的关系。理解这些不同层面的关系至关重要。让我们仔细观察保罗的生活与服侍,看看我们能从他身上学到什么。

我们要谈到的第一个关系是保罗和巴拿巴彼此之间的关系。这层关系代表了当地教会领袖与新兴宣教士之间的关系。我在前几周已经分享,巴拿巴作为安提阿当地教会的领袖,是如何竭力努力寻找保罗,并把他从大数带到了安提阿(徒11:25)。不仅如此,巴拿巴和保罗还花了整整一年时间,在安提阿教会中一同传道(徒11:26),我相信,在这段时间里,因着保罗与巴拿巴在事工中的紧密合作,在彼此生命的敬虔领域和对恩典的经历方面,都有了显著的成长。显而易见,保罗和巴拿巴在这方面的关系非常特别,因为巴拿巴作为当时的教会领袖,按照使徒行传十三章的记载,与保罗一起踏上了第一次宣教之旅,这是一个极为罕见的现象。在大多数情况下,当地教会领袖只会留在他们的 "安提阿教会" (不管是在哪个时代哪个区域),而宣教士会从那里出发,开始他/她的宣教之旅。尽管如此,我们需要学习的功课仍旧没有改变。

使徒行传13:7告诉我们:"这人常和方伯士求保罗同在。士求保罗是个通达人,他请了巴拿巴和扫罗来,要听神的道。"这就是他们在第一次宣教旅行中彼此关系的开始。巴拿巴的名字在先,扫罗,而不是保罗,名字在后。但是在第9节中很快就发生了变化:"扫罗又名保罗......" 不清楚为什么在这个时候称谓会发生这种变化,但是从这一点上看,扫罗成为了保罗。然后到使徒行传十三章13节,则是 "保罗和他的同人"。继续到了使徒行传十三章43节,我们很清晰地看到巴拿巴和保罗名字排列的次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:"散会以后,犹太人和敬虔进犹太教的人多有跟从保罗、巴拿巴的。二人对他们讲道,劝他们务要恒久在神的恩中。" 现在很清楚,保罗是这个宣教团队的领袖,而巴拿巴作为宣教团队的主要成员,则排在了第二位,他的基本角色仍然是教会同工和宣教支持者。

纵观宣教历史,在宣教士的早期生活和服侍中,可能有一段时间,教牧领袖处于宣教的领导地位。从地方教会的角度来看,教牧领袖很可能也需要为年轻的宣教士制定各样的规则,因为教牧领袖在那个宣教的初始阶段,对当地的情况有更广泛和深入的经验。但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,就是当地领袖需要定意使用他/她的教牧恩赐,让宣教士进入团队的领导层。在合适的时间,教牧领袖需要虚位以待,站在宣教领袖团队的第二位。这对教牧领袖而言,可能是非常困难的。最关键的一点是,教牧领袖需要预备好自己,认识到他所监督的 "保罗 "在跨文化宣教领域,有他所没有的恩赐。因此,作为教牧领袖的他,其角色是释放这种呼召,而不是不断寻求支配和掌控。只有当教牧领袖看到神在宣教领袖身上赋予了他/她所没有的恩赐,才会有这样的情形发生。司布真曾说:"要扮演好第二把交椅的角色,需要的恩典比我能说的还要多"。换句话说,对一些领袖而言,他们很难接受在有些事工上他们需要停止领导。

如果他们曾经处于巴拿巴和扫罗类似的情形之下,这就尤为困难。在那里,"巴拿巴 "显然是 "安提阿 "教会的使徒领袖,而 "扫罗 "则是后来才加入这个团队的新人。巴拿巴需要走到一旁,认识到扫罗已经变成了保罗,而且在宣教旅程中领袖的恩膏是属于保罗,而不是他们,这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。

我得诚实说,一些地方教会的牧师,特别是大型教会的牧师,尽管他们自己可能没有直接的宣教经验,但却坚持带领他们的跨文化宣教活动,占据 "保罗 "该有的位置,这是非常让人棘手困难的事情。在某些情况下,那些具有丰富跨文化宣教经验的人,就这样被忽视和排挤。

感谢赞美主,巴拿巴没有这样行,他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来自教会层面的“火箭助推器”,可以把使徒保罗这“火箭”发射到外邦人的世界,做神呼召保罗要做的事。巴拿巴让保罗成为居首位的领袖,并亲自担任 "首席助理 "的角色来支持和鼓励保罗的事工。巴拿巴所做的这一切,塑造和成就了教会的历史。

 

 

#9. 《使徒行传》中展示的最好和最坏的宣教关系 ( 徒15)

保羅系列#9

在上一周,我和大家查考了使徒保罗和巴拿巴在宣教禾场的彼此配搭,以及他们之间关系的建立。本周我想借使徒行传十五章,再次聚焦这两位宣教士彼此之间的合作关系。这一章谈及了与保罗和巴拿巴相关的两场激烈冲突。在第一次的冲突中,经文展示了面对冲突,宣教士之间最好的协作与配搭,而在第二次的冲突中,则在很多方面显明了,何为宣教禾场上最糟糕,最令人叹息的人际关系!

使徒行传第十五章2节告诉我们,当时保罗和巴拿巴卷入了当地教会的一场很大的争端之中。经文记载, "保罗、巴拿巴与他们大大的纷争辩论" 。当时教会中的一些人声称,必须给外邦人行割礼,吩咐他们要先遵守摩西的律法,才能信靠耶稣基督。但保罗和巴拿巴却根据他们在安提阿教会(徒11) 和第一次宣教旅行中的广泛服侍经验,坚决否认了这一说法。这件事的争论变得如此激烈,以至于他们两人去了耶路撒冷,与那里的使徒领导层彼此协商。

使徒行传十五章12节说:"众人都默默无声,听巴拿巴和保罗述说神借他们在外邦人中所行的神迹奇事。"这里经文中表述的有一点非常重要。大家应该记得,在上周我解释了保罗与巴拿巴两者的排名顺序,如何从巴拿巴和扫罗,变成了保罗和巴拿巴。换句话说,显然保罗被确立为宣教团队的领袖,而巴拿巴则是保罗的宣教助手。但在这个特殊场合,在耶路撒冷教会中地位比保罗高得多,德高望重的巴拿巴,占据了两者之间的领导地位。但调整排名顺序的目的,是为了保护和证实他的团队领袖对外邦人的有效传道。换言之,当时巴拿巴的态度就是:"如果你想攻击保罗,你必须先经过我。我站在他和他的批评者之间。" 巴拿巴确实在那些以前拒绝保罗,或者至少在那些没有认识到他向外邦人传福音呼召的,耶路撒冷的教会权威面前,做了这样的事,为保罗提供保护和担保。

当宣教士的工作受到挑战或误解时,宣教团队的另一名成员,用自己的信誉来保护和捍卫那位被挑战的宣教士,并为这位宣教士真正的工作背书担保-----这就是巴拿巴的服事,在当日所起的首要作用。这也肯定是宣教团队的最终异像,即我们要在爱中行走,在主爱中彼此相爱,以至于我们甚至愿意失去我们所拥有的,以帮助,甚至确保另一位同伴的成功。有趣的是,当争论的问题在耶路撒冷教会被理清后,在第22节中,他们两者在经文记载中的顺序再次颠倒:"那时,使徒和长老并全教会定意从他们中间拣选人,差他们和保罗、巴拿巴同往安提阿去"。

然而在使徒行传十五章接下去的经文中,出现了另一个非常不同的 "尖锐的分歧"。第39节说:"于是二人起了争论,甚至彼此分开"。这里的 "二人 "是指保罗和巴拿巴。没有其他人参与,而是他们两人在彼此争吵! 保罗在第36节说 "保罗对巴拿巴说:我们可以回到从前宣传主道的各城,看望弟兄们景况如何"。巴拿巴虽然同意,但坚持认为他们应该带上马可。马可就是那个在第一次宣道旅行中抛弃他们,离他们而去的年轻人。保罗完全拒绝这个提议。于是他们两人闹翻了。保罗和西拉一起去了叙利亚,而巴拿巴则带着约翰·马可去了赛普勒斯。

保罗和巴拿巴他们两人的争执是如此尖锐,以至于我们在使徒行传后面的记载中,再也没有听到保罗和巴拿巴一起工作。我不想过分简化这个问题,在我看来,发生这种情况有一个非常合理的原因。保罗是一个工作在宣教前线的宣教士,用军事术语来说,是一名特种部队,先遣队的战士。而巴拿巴则是一位牧师,他在使徒行传十一章中,用他的牧养恩赐帮助保罗开始了他的宣教生涯。马可曾经失败退后,所以对保罗这个属灵前线的战士来说,意味着马可不能再被信任;但对牧养百姓的属灵领袖来说,这意味着马可需要帮助,他的生命才能恢复,才能重建。换句话说,两人对马可的态度,从不同的角度而言,都是正确的,问题是他们没有认识到,他们各自的恩赐如何使他们对马可有了不同的看法。在激烈的跨文化斗争中,他们都没有看到,他们可以在这个问题上与约翰·马可合作,因此他们分开了。据我们所知,保罗和巴拿巴再也没有合作过。

这是一个令人悲叹,令人感慨的结局。但这在跨文化宣教工作中,这绝不是独立存在的个案。有人说,在宣教的工作中,失败,离开禾场的最常见原因,是宣教团队内部的冲突。可悲的是,它就在使徒行传第十五章中,在这群最优秀的禾场工人中出现了! 如果当时有这样的情形,那么在今日,也肯定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。

在使徒行传第15章,同一章的记载中,有两场大的宣教士面临的冲突,导致跨文化宣教关系中最好和最坏的境况!这是何等可悲可叹的一件事!对今日的我们而言,《使徒行传》仍旧同样真实,显示了我们今天依然能看到的,最好和最坏的宣教合作关系。

 

 

#10. 由马可引发的关于差派宣教士话题的思考

保羅系列#10

在上一周我分享到,根据使徒行传第十五章结尾处的记载,保罗和巴拿巴“二人起了争论,甚至彼此分开"(使徒行传15:39)。本周我想和大家更深入地来看一下,这令人悲叹的分裂背后真正的,更本质的原因所在。它实际上道出了一个与今日跨文化宣教工作高度相关的属灵教训。

使徒行传第十五章结尾处的争论,集中在一个叫约翰·马可的年轻人身上。他在使徒行传十二章25节的记载中,曾陪同保罗和巴拿巴从耶路撒冷返回了安提阿。然后在使徒行传十三章4-5节中,路加告诉我们,当保罗和巴拿巴从安提阿出发,进行他们的第一次宣教旅行时,马可也与他们同行。 "也有约翰作他们的帮手"。

 

为了进一步了解约翰·马可是谁,我们需要看看圣经中的另外两处记载。

首先,在使徒行传第十二章中,当彼得被天使超自然地从监狱中释放出来时,路加说,彼得 "想了一想,就往那称呼马可的约翰、他母亲马利亚家去,在那里有好些人聚集祷告。"(徒12:12)。由此我们了解到,约翰·马可是在一个属灵的家庭中长大的,他的母亲马利亚看到神以奇妙的方式回应了祷告。他有一个属灵的背景。

其次,在歌罗西书四章10节,保罗写道:"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。巴拿巴的表弟马可也问你们安。”由此可见,宣教士巴拿巴和马可彼此是亲戚关系。

综上所述,马可来自一个属灵的家庭背景,并与宣教士领袖之一的巴拿巴有亲属关系。但这两个事实都没有告诉我们,马可本人是否与主耶稣有个人的亲密关系,也没让我们看见,他对主的认知究竟有多少。他的确来自一个敬虔的家庭,与宣教士也有血缘联系。但我们没有被告知,马可自己与主同行的真实情形,也没有被告知他是否有对宣教的呼召。
在使徒行传十三章13节,麻烦开始了。路加写道:"保罗和他的同人从帕弗开船,来到旁非利亚的别加,约翰就离开他们,回耶路撒冷去。" 保罗离开的地方,别加,是在居比路(今译名为赛普勒斯)。马可的表兄巴拿巴也是居比路人。使徒行传四章36告诉我:"有一个利未人,生在居比路,名叫约瑟,使徒称他为巴拿巴"。因此当宣教队在居比路时,马可情况还不错。如果他的表兄巴拿巴是居比路人,那么在居比路必定就有好客的亲戚,可以款待马可。但是,在使徒行传十三章13节,保罗出发去到了旁非利亚,到了一个马可没有朋友、没有亲戚、没有任何熟悉面孔的地方,所以他需要能够单独在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中信靠主耶稣(当然巴拿巴仍然和他在一起)。马可没能做到这一点,在这样的环境信靠主,这对他来说太难了。所以我们被告知,马可离开了宣教团队,回到了耶路撒冷的母亲身边。

根据上述的经文分析,现在我们理解了使徒行传第十五章中记载的,巴拿巴和保罗之间争执的原因所在。 "巴拿巴有意要带称呼马可的约翰同去;但保罗因为马可从前在旁非利亚离开他们,不和他们同去做工,就以为不可带他去。"(使徒行传15:37-38)。于是他们分开了。 "巴拿巴带着马可,坐船往居比路去;保罗拣选了西拉,也出去,蒙弟兄们把他交于主的恩中。" 保罗随后带了一位生命经历过试炼的弟兄西拉。西拉在他个人与主的关系和在教会中的服事方面,都有很不错的记录,可供查验。同时,巴拿巴把马可带回了居比路,回到了他曾经失败的地方,并与他一起工作,恢复他从神那里得到的呼召。
巴拿巴做了一项伟大的工作。后来,在提摩太后书四章11节,保罗写道:“你来的时候,要把马可带来,因为他在传道(或作:服事我)的事上于我有益处。当巴拿巴在马可生命中的重建工作完成后,保罗,这位宣教的领袖,可以如此说:现在我信任马可, 要把他带来,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。

我们由此学到了一个简单的属灵功课。约翰·马可,以及他在当代相同类型的人,不应该仅仅因为他们是宣教士的亲戚,或者因为他们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而被派往宣教地工作服侍。宣教候选人需要在个人与主同行的领域,有经过查验的记录。他们需要因为他们以前在教会中的服事, 由弟兄们推荐。他们也需要有明确的宣教呼召,需要有具体的跨文化培训。不管在当时还是现在,约翰·马可在短暂的宣教工作后,从居比路半路逃跑回家,不仅对宣教团队没有益处,也不能鼓励教会派遣其他人出去宣教。

这就是约翰·马可的故事给我们带来的功课。派遣经过查验的、被呼召的弟兄姊妹去宣教地。并且在他们去宣教之前(而不是之后),要对他们进行跨文化的相关工作培训。

(请访问禾场伙伴网站www.fpinter,org,获取一些有用的跨文化宣教培训和宣教准备的资料)。

 

 

喜欢这篇文章吗?欢迎分享!

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?如果有,欢迎评论并分享在 Facebook 上喔!


Ross Paterson
更多文章

Email: ask@fieldpartner.org
跨文化宣教课程: https://fieldpartner-chinese.thinkific.com/

 

 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Report Issues | 问题反馈
FieldPartner is a registered 501(c)(3) nonprofit organization.
linkedin facebook pinterest youtube rss twitter instagram facebook-blank rss-blank linkedin-blank pinterest youtube twitter instagra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