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不大可能却发生了的重大影响】
#01.闭上你的嘴,坐下!
作者:巴柝声 | 2021-05-23
“「年轻人,坐下吧!当神要拯救那些从未听闻耶稣基督的人时,祂自然会行动,根本用不着你我操心“。 」
这 番话,乍听之下不太可能去驱动一段辉煌的宣教生涯,也不太可能驱使一位年轻人在国外用福音带下影响力。但它真的做到了! 这句话是由当时的主席瑞兰(John C. Ryland)在一场大会中所说的,而当时威廉·克理是与会者之一。瑞兰博士是为他施洗的领袖,照理说,威廉应该要听从这样的责备的。 但对于威廉克理(1761-1834)而言,问题在于:"当他还在自家鞋铺从事修鞋生意时,他在鞋店的墙上挂了一幅世界地图。在地图上,他写下了关于各国的资料与数据。当他这样做的时候,他开始觉得,应该要做一些事情,把耶稣基督的好消息带到地图上的这些城市,为基督得着全世界的灵魂。"也正因如此,他才会在会议中提出这个议题,他希望能从领袖听到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建议。但,瑞兰博士的回应却是否定的。
从表面上看,克理完全不是个宣教士的料。他:「出生在整个世纪最黑暗的时期,一个被遗忘的小村庄。他家境贫寒,教育水平也很低。他敏感的皮肤体质,让使他无法在室外工作,因此他选择在家附近当鞋匠学徒。可惜他鞋也补不好,而后开了一所学校来补贴家用,结果教学也一团糟......。一场可怕的疾病夺去了他的生命,使克理终生秃头。后来他被邀请到一间小教会牧会,但又由于他的讲道过于无趣,连按立牧师都困难重重」。为了生活,无奈之下,他继续回去经营鞋店生意。
然而,克理坚信,每一个基督徒都有责任将福音带到他们日常生活中。他为此受到许多牧者的嘲讽,甚至被人取了个绰号:「可怜的狂热份子」。但克理身上却有三种关键的特质,使他与众不同:「不轻言放弃、爱学习、和语言天赋」
首先,凯里就像马拉松跑者一样,是个不轻言放弃的人。
他临终前曾说道:「若有人认为值得花时间为我写传记,我会给你一条准则,你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评判其真实性。如果他称赞我是一个努力工作的人,这样的描述很公正。其他超过此语的,就太过头了。我努力勤奋。我在确定的目标上坚持不懈,我的一切成就都归因于此。」
其次,他针对全球布道的主题做了研究,并因此写了一本著作,于 1792 年 5 月 12 日出版,书名为:《对基督徒义务的探究:使用各种方法向异教徒传福音:兼论世界各国宗教现况、历次宣教事工之成果及未来事工之可行性 》 这本书的标题虽长,但光是书名,对一位曾被视为讲道失败者的讲员而言,已极为不凡——即使它不太可能成为亚马逊的畅销书。这本书帮助催生了英国近代第一个差会,也成功募得资金。
第三,他语言天赋极高。虽然他只接受过小学教育,克理在十几岁时就能阅读六种语言版本的圣经。这也成为他日后事奉的一个关键根基。
威廉·克理运用这三项才能,毅然启程前往印度,开启了近代宣教运动的时代。在那里,他将《圣经》翻译成孟加拉语、奥里亚语、马拉地语、印地语、阿萨姆语和梵语,并将部分经文译为29种其他语言!他还在文学、教育、阅读和书写能力、农业、取缔非法杀婴行为等等社会改革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他后来成为加尔各答威廉堡学院的东方语言教授,并设立印刷厂,他的出版社为超过3亿多人口印刷了用40种语言及方言书写的圣经。因着克理的顺服和坚持,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。
他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献上,在神的祭坛上点燃这把火,不肯「坐下」并忽视那个令他内心燃烧的问题:「如果我不去,谁会去接触印度那些失丧的人?」
他曾是一位失败的教师与传道人,被命令「坐下、闭上嘴」。但他还是去了。结果,威廉·克理成为了英语国家教会的「近代宣教之父」。
那我们呢?我们又有什么借口?即使我们觉得自己失败,也不要怀疑:上帝不但能用我们,更渴望使用我们!我们的使命是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。
而对于我们这些在宣教工场的人来说,该如何在家庭、人际关系与事工这几个关键领域,预备好面对潜在的属灵争战?
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?如果有,欢迎于下方评论区留言喔!!
【不大可能却发生了的重大影响】
#01.闭上你的嘴,坐下!
作者:巴柝声 | 2021-05-23
“「年轻人,坐下吧!当神要拯救那些从未听闻耶稣基督的人时,祂自然会行动,根本用不着你我操心“。 」
这 番话,乍听之下不太可能去驱动一段辉煌的宣教生涯,也不太可能驱使一位年轻人在国外用福音带下影响力。但它真的做到了! 这句话是由当时的主席瑞兰(John C. Ryland)在一场大会中所说的,而当时威廉·克理是与会者之一。瑞兰博士是为他施洗的领袖,照理说,威廉应该要听从这样的责备的。 但对于威廉克理(1761-1834)而言,问题在于:"当他还在自家鞋铺从事修鞋生意时,他在鞋店的墙上挂了一幅世界地图。在地图上,他写下了关于各国的资料与数据。当他这样做的时候,他开始觉得,应该要做一些事情,把耶稣基督的好消息带到地图上的这些城市,为基督得着全世界的灵魂。"也正因如此,他才会在会议中提出这个议题,他希望能从领袖听到一些关于这个问题的建议。但,瑞兰博士的回应却是否定的。
从表面上看,克理完全不是个宣教士的料。他:「出生在整个世纪最黑暗的时期,一个被遗忘的小村庄。他家境贫寒,教育水平也很低。他敏感的皮肤体质,让使他无法在室外工作,因此他选择在家附近当鞋匠学徒。可惜他鞋也补不好,而后开了一所学校来补贴家用,结果教学也一团糟......。一场可怕的疾病夺去了他的生命,使克理终生秃头。后来他被邀请到一间小教会牧会,但又由于他的讲道过于无趣,连按立牧师都困难重重」。为了生活,无奈之下,他继续回去经营鞋店生意。
然而,克理坚信,每一个基督徒都有责任将福音带到他们日常生活中。他为此受到许多牧者的嘲讽,甚至被人取了个绰号:「可怜的狂热份子」。但克理身上却有三种关键的特质,使他与众不同:「不轻言放弃、爱学习、和语言天赋」
首先,凯里就像马拉松跑者一样,是个不轻言放弃的人。
他临终前曾说道:「若有人认为值得花时间为我写传记,我会给你一条准则,你可以根据这个标准来评判其真实性。如果他称赞我是一个努力工作的人,这样的描述很公正。其他超过此语的,就太过头了。我努力勤奋。我在确定的目标上坚持不懈,我的一切成就都归因于此。」
其次,他针对全球布道的主题做了研究,并因此写了一本著作,于 1792 年 5 月 12 日出版,书名为:《对基督徒义务的探究:使用各种方法向异教徒传福音:兼论世界各国宗教现况、历次宣教事工之成果及未来事工之可行性 》 这本书的标题虽长,但光是书名,对一位曾被视为讲道失败者的讲员而言,已极为不凡——即使它不太可能成为亚马逊的畅销书。这本书帮助催生了英国近代第一个差会,也成功募得资金。
第三,他语言天赋极高。虽然他只接受过小学教育,克理在十几岁时就能阅读六种语言版本的圣经。这也成为他日后事奉的一个关键根基。
威廉·克理运用这三项才能,毅然启程前往印度,开启了近代宣教运动的时代。在那里,他将《圣经》翻译成孟加拉语、奥里亚语、马拉地语、印地语、阿萨姆语和梵语,并将部分经文译为29种其他语言!他还在文学、教育、阅读和书写能力、农业、取缔非法杀婴行为等等社会改革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。他后来成为加尔各答威廉堡学院的东方语言教授,并设立印刷厂,他的出版社为超过3亿多人口印刷了用40种语言及方言书写的圣经。因着克理的顺服和坚持,影响了数以百万计的生命。
他将自己所拥有的一切献上,在神的祭坛上点燃这把火,不肯「坐下」并忽视那个令他内心燃烧的问题:「如果我不去,谁会去接触印度那些失丧的人?」
他曾是一位失败的教师与传道人,被命令「坐下、闭上嘴」。但他还是去了。结果,威廉·克理成为了英语国家教会的「近代宣教之父」。
那我们呢?我们又有什么借口?即使我们觉得自己失败,也不要怀疑:上帝不但能用我们,更渴望使用我们!我们的使命是要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。
而对于我们这些在宣教工场的人来说,该如何在家庭、人际关系与事工这几个关键领域,预备好面对潜在的属灵争战?